当前位置:所有分类水准助手软件下载

水准助手软件

1.7
  • 软件大小:68.19MB
  • 更新时间:2023-04-18
  • 星级指数:
  • 软件平台:电脑版
  •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 系统类型:支持32/64位
  • 下载次数:688
  • 安全监测:[无病毒, 正式版, 无插件]
  • 操作系统:winall/win7/win10/win11
本地纯净下载纯净官方版

软件介绍

  水准助手软件      水准助手软件官方版主要用于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的原始数据编制。水准助手软件官方版可以大大减少测量人员观测的时间和效率,因为由于高铁线下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量大、观测频次高、测量精度也要求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此项工作,不但要投入足够的仪器设备,还要投入大量的测量人员进行观测才能保证有效的观测频次。

  功能介绍

  实测的沉降数据平差基本都合格,但是实测数据沉降曲线上下波动较大很难回归,

  即较难通过沉降评估。此软件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

  水准助手软件官方版可以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和资源的投入,为项目减少开资,

  也为沉降评估顺利通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实测的数据分析中间未观测的频次数据来进行原始数据编制,

  从而大幅度的减少野外工作量,

  也为沉降数据和实际相符以及沉降曲线能顺利回归通过评估。

水准助手软件

相关软件 版本说明 下载地址
万企链 制造业产业链客户端软件 查看

软件日志

  水准助手软件 最新版 v1.7

  1、全面升级错误数据,修正了以前的不合逻辑,此次修正后,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可以看出是编制的数据,完全以假乱真。

  支持七种错误数据。

  2、增加了逆向平差功能,做出的数据,和平差后的结果完全一样。

  这个功能适用于那些已经上报了数据,或者就想按照编制的数据出成果

  之前的软件成果,大家可以看出来,就是做出的数据平差后就会有变化。本次升级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用方法

  1.使用该功能必须勾选“启用该功能”复选框,默认不勾选。

  2.点击“获取建议值”直接在参考仪器高填写区填写建议值。

  3.当尺读数范围改变时,建议值也会随之改变。

  4.用户自行填写时,建议不要过多偏离建议值。

  特殊的,当两立尺点一个为正尺,一个为倒尺时,参考仪器高仅以正尺做参考,并认为地面是完全水平的;当两立尺点均为倒尺时,参考仪器高不起作用。

  当出现单站高差过大、设置值严重偏离建议值、尺读数范围过小等原因(仅极端情况,可忽略)导致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时,为减少用户数据检核工作量,程序将自动忽略相应测站仪器高设置。

  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站高差过大:当高差接近单站容许高差极限时,前后尺读数分别接近尺读数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仪器高度可变化的幅度较小,此时,即使参考仪器高稍偏离建议值也可能会造成尺读数超出尺读数容许范围。

  2.设置值严重偏离建议值:以二等水准来讲,尺读数范围0.55~2.8m,假设设置仪器高0.7m,此时距尺读数下限仅差0.15m,测量高差变大时便超出尺读数限制,没法测量了(别跟我说距上限还有很远,可以测很大高差,若有此疑问,可以先看看参考仪器高定义)。

  3.尺读数范围过小:尺读数范围过小时,即使是完全水平的路线,仪器高变动容许幅度也很小,当参考仪器高稍偏离建议值时,类似于以上两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尺读数超出尺读数容许范围。同时,由于此时单站容许最大高差变小,给数据文件编写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不建议用户自行修改尺读数范围。

  从以上情况来看,在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平缓路段,不会出现无法满足用户参考仪器高设置的情况。同时,使用建议值也不会因为以上原因造成无法满足仪器高设置的情况。因此用户可以放心使用该功能。

  9.倒尺设置

水准助手软件

  1.倒尺读数均以负数表示,读数大小均以代数值方式比较(如:-0.9<-0.1)。

  2.因未能找到倒尺相关规范,本软件中读数范围默认值仅做参考,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3.倒尺功能仅支持excel编制数据文件,包括"xls数据导入"和"自动化导入",不支持txt格式数据文件。

  4.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正尺和倒尺选择读数范围时,均不宜取“0”。

  5.虽然本功能设计初衷是为了实现倒尺功能,但同时巧用本功能可以实现不同尺长的读数设置。在实际测量中,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主要测量过程使用3米尺,而某些特殊点采用1米尺正尺(仅用1米尺举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倒尺功能:在数据文件中对应特殊点倒尺尺长填写“1”,程序主界面倒尺设置――1米尺读数范围上下限分别做修改(比如上限0.9,下限0.1)。

软件图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4